动态发布
省城市更新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广州经验为何推广全省学习?
来源: | 作者:广州城市更新协会 | 发布时间: 2025-03-03 | 508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济大省广东,已拥有4座万亿级城市。经济的体量不仅决定了省内城市的规模,也成就了城市建设与治理的高度,让这里成长为城镇化率极高的世界级现代化城市群。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加速,城市细胞的新陈代谢也率先完成更替新生。早在十余年前,广东省便率先在全国启动“三旧”改造,力图打破城乡结构二元化,为城市谋求长远的战略性发展空间。

时至今日,城市更新依旧是南粤大地向新、向美发展的主旋律,为这片土地的欣欣向荣注入勃勃生机。2月25日,《人民日报》整版发表“深入理解、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系列文章,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实践路径。同日,广东省城市更新动员部署暨城中村改造现场观摩会在穗举办,全省所有地级市齐聚广州,聆听并学习城中村改造的“广州经验”。

无论是猎德村、琶洲村、杨箕村等城中村改造的鲜活成果,还是大源村、凤和村的蝶变新生,又或是罗冲围、新中轴的先锋实践,广州城中村改造不断在用实践证实:只有求新思变寻破局,才能条条大路通罗马。




创新思寻破局:

求解城中村改造新方程式

近日,华为广州研发中心首批约2000名员工正式进驻,标志着华为广州首个研发基地正式启用,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该中心所在的罗冲围片区,是广州市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四大重点片区之一,也是全市最快落地城中村改造新模式的片区——全市首个践行“依法征收、净地出让”项目,首个成立市、区企业联合改造主体项目,改造主体首批获批项目,落地全国首笔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项目。

华为广州研发中心新增出入通道,青桥街道路工程正式竣工。华为广州研发中心新增出入通道,青桥街道路工程正式竣工。

罗冲围的“速度”,是广州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踩下的第一脚“油门”。25日现场观摩会上,全省各市到访人员走进罗冲围松溪片区,该片区改造意愿强烈,截至2024年底,其意愿征询同意率全市最高,达98.44%。站在片区指挥部的窗口看,从一片低矮的摩配城园区,到不远处的华为新研发大楼,城市能级的跃升始于空间的蝶变,城市风貌的提升就在破立之间。

目前,罗冲围松溪片区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总结起来,广州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经验主要有:推进快、措施新和保障实三大特点。但快而不急于求成。一方面,罗冲围片区在全市率先建立“指挥部+作战部+项目部+公司”工作机制,推广机场三期安置区工作经验,在城中村改造中引入政企协同机制,既能发挥政府主导的统筹力、凝聚力,又能发挥企业的高效执行力,实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双向支撑。

新而不急于破旧。广州启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牢记“谋定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量力而行、量体裁衣,不断加大城中村改造政策供给:《广州市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构建城中村改造新模式制度体系,解决“人、钱、地、产”问题;《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税收指引》,根据改造不同环节,全税种、全周期梳理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各类税收处理规定,为改造涉税管理提供指导;广州出台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科学界定城中村改造公共利益属性……

机制创新、政策加供、示范先行,广州在创新中寻求破局,解题城中村改造新方程式。新的体系在日益形成完善,同时,全市“三旧”项目也在持续贡献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去年,《广州市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改造实施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同步完善,广州新旧模式衔接有序、政策延续,为城中村改造的稳步、稳定和积极推动打下制度基础。

实而更懂得变通。广州抓住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的最大特点——公益性,充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松溪片区首开区,选择地铁上盖优先兑现村留用地,确保村集体收益不降低。目前,松溪首期安置房已于去年9月动工建设,预计2026年底竣工备案。今年,还会围绕周边螺涌公园新开工安置房5000套。

松溪安置区建设每期按照1年征拆,2年建设,3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倒排节点加快实施,安置房户型先后6次征求村民意见,按照三梯4—6户、得房率约100%的高标准,落实好小区的建设要求。



微改造大提升:

超大城市转入内涵式发展

广州有272条城中村,其区位定位不同、形态风貌各异、资源禀赋多元,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25号),广州采取“留改拆”并举、“拆治兴”并进,制定城中村改造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三大类项目实施方案,针对不同项目特点因地制宜,逐步扭转了城中村改造必然“房倒屋塌”的刻板印象,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白云区凤和村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项目,是采用“整治提升”方式实施的城中村改造典型项目。区别于拆旧建新的方式,小镇以“微改造、大提升”为总体思路,全面梳理城中村形态肌理,用“绣花”功夫推动凤和村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改善环境面貌、补齐产业配套、挖掘文化底蕴……唤醒村民群众的乡愁记忆,吸引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紧抓城中村改造契机,政府引入恒广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投资运营主体,实施人和镇凤和村“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城中村改造项目。由企业出资对民居建筑开展微改造,保护青砖瓦房肌理,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注入深夜书屋、春睡画院等文化产业。

通过美化优化公共空间,小镇依托空港资源做优航空文旅,吸引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企业20余家。同时结合白云化妆品产业优势,融入当地民俗文化,集聚发展直播、短剧拍摄、短视频制作等特色产业。2024年,项目整体出租率已达85%,园区总体实现营收近1亿元,每户村民年均增收约10万元,比改造前人均收入增加5倍。



城中村改造周期长、投入大、主体多,但人居环境改善、城市风貌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却是时不我待的民生发展大事。整治提升有效解决了当务之急的主要矛盾,及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让城市文脉、城脉、商脉等得以保护延续,对广州这座千年商都而言,“新”往往不等于对“旧”的否定与破除,更多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升级迭代,整治提升。广州城中村改造不仅要做好资金平衡、利益平衡,更重要的是处理好新与旧,加与减的平衡。

目前,不少区已落实整治提升项目——海珠区黄埔古村与村民共同商讨改造方案,由专家对古建筑进行勘察和规划,工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祠堂、古民居进行修复;改造期间对440多套居民房进行整饰加固,铺设麻石路面,改造公共景观,建设停车场、公园等设施。

荔湾区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印发“城中村治理专项工作‘1+7’系列方案”,对未实施全面改造的14条城中村、37个社区,围绕党群阵地、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五大方面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自2023年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投资6.1亿元,在沙洛村、坦尾村、龙溪村等多个片区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走出超大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促进城市集约发展、精明增长。”这意味着广州正在从“规模化”走向“精致化”,从“扩张期”转入“调整期”,从“重体量”实现“强能级”。

城市因广大而千姿百态,大城市必有大作为。城市更因其精深而致远,在开发与再开放的循环良性更新中,总有迭代与突破,有地方“旧了”,但这座城市却常新常美!

【数读】

2023年以来,广州市持续攻坚推进“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模式城中村改造,52个拆除新建项目纳入国家城中村改造计划,惠及村民10.82万户,规划新建安置房28.26万套,授信专项借款4096亿元,为全国首批授信额度最大的城市。

康鹭片区以整治促改造模式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可,城中村改造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泛宣传。稳步推进109个“三旧”改造旧模式项目,做好新旧模式衔接和过渡,推动续建旧模式项目企业纾困和风险化解。


新闻推荐

  • 广悦助力增城区永宁街简村村旧村改造项目安置房启动区顺利奠基
  • 越秀地产与广州地铁合作:未来5年项目将覆盖广州30个地铁站点
  • 马兴瑞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推进“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
  • 交流活动 | “产城融合·活力湾区”城市更新文旅产业交流分享会圆满举办
  • 交流活动 | 【活动预告】“改革试点·创新共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试点政策解析及案例分享暨市城市更新协会会员大会
  • 【活动预告】“改革试点·创新共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试点政策解析及案例分享暨市城市更新协会会员大会
  • 【转载】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 城市更新力度空前!广州两天内发布5条城市更新招标公告
  • 我国首个旧居住区综合改造团体标准发布
  • 走访活动 | 今日走访理事单位——广州宝能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