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新河浦建成广州首条双层碧道
来源: | 作者:pmo6f928b | 发布时间: 2021-08-27 | 1120 次浏览 | 分享到:

  绕“一径、一道、一馆”完成公共空间提升、建筑及围墙立面优化、新河浦涌碧道建设、功能及景观照明、三线下地、建筑功能活化,促进该地区空间品质与业态的全面提升。

  这片历史文化街区经过微改造后提升品质,滨水公共空间展露新颜

  今年3月份,《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出炉,鼓励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并提出将推动片区和新河浦涌景观带微改造。建党100周年之际,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经改扩建竣工后重新开馆。新快报记者8月18日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纪念馆所处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在品质提升后展露新颜。值得关注的是,新完工的新河浦碧道工程项目打造了老城区稀缺的水岸公园,开创建设了广州市首条双层碧道。

  规划

  维护以步行为主的空间环境

  建设滨水公共空间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东起达道路,西至均益路,北接庙前直街、寺贝通津,南临东华东路、新河浦涌和东山湖公园,保护范围共62.91公顷。规划提出,保护其传统格局、整体风貌、节点要素,形成“一心、一带、多轴线多节点多片区、方格路网”的整体保护结构。

  其中,“一心、一带”指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及周边民国红砖小洋楼建筑群为核心,以新河浦涌为主要景观带,串联街区周边的东山湖公园、珠江景观带、珠江新城商务区共同形成景观廊道,强化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重要节点的沟通和联系,逐步打通视线廊道。

  保护以民国时期新河浦空间格局、街巷肌理为主的街区价值特色。以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署前路-龟岗大马路-东山大街、庙前西街-烟墩路-保安前街、东华东路-培正横路-山河大街等主要街道为轴线,寺贝通津、培正路、恤孤院路为串联轴线,共同形成街区多轴线的街区内部道路骨架。规划提到,保护以居住功能为主的龟岗启明、松岗、新河浦三个片区的方格路网形式,维护片区内部以步行为主的街道尺度和空间环境。

  位于新河浦路以南的新河浦涌,是街区内的一处历史水系。规划提出,协调水系周边环境,建设滨水公共空间与景观节点,但同时需注意水系周边的安全防护隔离措施的建设。按照城市滨水空间布局,通过滨水区域改造,建设多样化的滨河慢行系统、水岸公园、主题公园和小型湿地节点。

  蜕变①

  一径:车道变特色人行道

  重现红色革命路径

  据了解,为落实广州市建设“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和“岭南文化中心”要求,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系列品质提升工作,以中共三大纪念馆为核心,围绕“一径、一道、一馆”完成公共空间提升、建筑及围墙立面优化、新河浦涌碧道建设、功能及景观照明、三线下地、建筑功能活化,促进该地区空间品质与业态的全面提升,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革命策源地焕发新光华。

  一径是指重走“三大”代表的革命路径,涉及庙前西街、署前路、庙前直街、恤孤院路等街道。它以“三大”会址广场为起点,串联“三大”代表办公、会议、生活、访友的15处革命红迹。改造提升了会址周边13条背街里巷空间,将原本以车行为主的混凝土车道,变成传承东山建筑风貌、以行人为主的人文街巷,建设形成东山红色文化特色路径。

  提升前的背街里巷以车行为主,人行道狭窄且时高时低。改造通过消除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高度差,满足无障碍出行需求。同时,优化了道路断面,拓宽人行道,增加止车柱,促进人车分流,为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蜕变②

  一道:行洪通道变文化廊道

  新河浦碧道改善升级

  新完工的新河浦碧道工程项目,巧打“生态牌”,不仅打造了老城区稀缺的水岸公园,开创建设了广州市首个双层碧道,还实现了还清于水、还绿于岸、还岸于民的建设目标,以及从单一行洪通道向生活文化碧道的转变。

  首先,造生态水名片。项目通过补水工程实现东山湖-新河浦涌的活水循环,实施低水位运行,改善了水体富营养化、发绿发臭的水体环境。在河涌内布置了生态鱼箱,新增水生植物,提升生物多样性。提升前,水质较差,水体无流动。提升后,水质有所改善,循环补水,低水位运行。

  同时,建设双层亲水步道贯通滨水慢行系统,拓展水岸上下空间共7300平方米,解决现状“知水不见水、近水不亲水”的主要矛盾。通过下层步道和汀步的设置,满足市民亲水游憩需求,同时,局部拓宽岸上人行空间,增加滨水挑台,架设人行桥。提升前,人行道狭窄,特色不显,缺乏两岸联系。提升后的双层碧道亲水游憩,同时保留老榕树,架设人行桥。不过,河涌边张贴的安民告示提醒道,下层栈道分部设施未完善,目前暂未对外开放。

  相关负责人提到,项目以绣花功夫提升河涌两岸城市空间品质。打造河浦侨院、春园故事、东山印象三大主题节点,完善人性化配套设施,梳理街区绿化景观,展现出新河浦的红色文化、侨乡文化。提升前,步道狭窄,植物景观杂乱,人车共行,存在安全隐患。提升后,以挑台形式拓宽人行道,近水望水,补充观景休息设施。

  蜕变③

  东山肉菜市场:

  “人间烟火气,龟岗万花筒”

  项目引入社会资源,完成东山肉菜市场提升、恤孤院路7号楼等“小节点大民生”项目。

  改造通过共创艺术的形式,打造东山肉菜市场的“新骑楼界面”,新建多彩风雨连廊及无障碍通道,以“彩色万花筒”的手法,提升菜市场原中央通道,设计细节保留岭南市井气息,打造充满设计感的老小区新复兴网红肉菜市场。

  提升前,菜市场品质低,空间要素杂乱,缺乏无障碍设计。提升后,拥有“新骑楼界面”,彰显东山文化品牌,新增的风雨连廊与无障碍坡道,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蜕变④

  恤孤院路7号:

  旧公屋变东山“红”美术馆/展览馆

  设计采用“修旧如旧,不着痕迹”的改造方式,进行建筑功能转换,将老旧公屋改造为东山“红”美术馆/展览馆,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社区活力。提升前,恤孤院路7号为危旧物业。提升后,该地蜕变为东山“红”美术馆/展览馆。

  “新河浦地区空间品质与业态的全面提升,让革命策源地焕发出新光华,是以文化激发‘老城市·新活力’的又一代表项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品质提升工作,为新河浦老城区增添了灵动的城市公园,营造了贴心的步行街巷,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传承了红色革命历史记忆,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新闻推荐

  • 广悦助力增城区永宁街简村村旧村改造项目安置房启动区顺利奠基
  • 越秀地产与广州地铁合作:未来5年项目将覆盖广州30个地铁站点
  • 马兴瑞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推进“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
  • 交流活动 | “产城融合·活力湾区”城市更新文旅产业交流分享会圆满举办
  • 交流活动 | 【活动预告】“改革试点·创新共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试点政策解析及案例分享暨市城市更新协会会员大会
  • 【活动预告】“改革试点·创新共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试点政策解析及案例分享暨市城市更新协会会员大会
  • 【转载】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 城市更新力度空前!广州两天内发布5条城市更新招标公告
  • 我国首个旧居住区综合改造团体标准发布
  • 走访活动 | 今日走访理事单位——广州宝能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