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城市更新“1+1+N”政策文件正式印发,其中提出进一步增加广州市的产业空间供给,优化产业结构并推动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目标。在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一边是大面积的典型城中村,一边是互联网企业集聚的众创空间,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这里和谐共生,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职住平衡”的样本在棠下有了雏形。
为深化城市更新工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缓解中心城区产业空间供给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天河区一直在盘活村集体存量低效用地上下功夫。早在2017年,天河区率先出台《利用村社集体物业打造孵化器众创空间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批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改造方式、适用范围、技术规范和办理流程,以“众创空间改造+综合整治”的方式实施,在村集体经济、产业体系、创新创业、城区环境四个方面展现“新活力”。
此后,为深入落实推进广州市九项重点工作之一的“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天河区于2019年出台了《天河区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实施意见》和《天河区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工作指引》,进一步优化了村级工业园提升整治的实施路径和监管措施。
来到位于广州天河科韵路和广园路交界处的棠下·智汇PARK园区中央大街,只见红色电话亭、蓝色小轿车、琳琅满目的广告牌,短短300米的“港风”街区,吸引众多游客及商业团体来此拍照。
这里曾经是棠下村的一个旧改项目,2018年7月,智汇PARK进驻,经过几个月的升级改造,变身为一个集办公、会务、餐饮、娱乐、康体、艺术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泛文娱科创社区,并迅速在网络走红,成为广州一个热门拍照打卡点。据悉,棠下·智汇PARK园区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0多平方米。目前有80家企业进驻园区,以文娱科创、新媒体产业为主,带动就业3000余人,园区年产值达到30亿元人民币。
棠下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强:
目前,棠下辖内的村社集体物业转型升级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引入品牌团队改造一批,充分发掘专业运营孵化器、创意园品牌团队优势,引导村级园区承租企业对接实施改造。如,2019年1月,棠下村公司中森食博汇引入天河区科创运营品牌“智汇PARK”团队,对传统的单一餐饮业态进行升级改造,变身棠下·智汇PARK创意园。二是与房地产企业联合改造一批,引导村集体按照规划实现功能转换,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全面改造工业园区。
对于居住在城中村的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是治安和居住环境问题。为改善棠下人居环境,棠下街将“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在加大执法队伍的执法力度、开展群防群治的同时,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在辖内安装强有力的监控系统,守护群众安全。
棠下智汇PARK园区董事谭俊烽:
智汇PARK在2018年7月1日正式接手棠下村(社)集体物业升级改造项目,并在2019年3月开始招商,园区主要面向科技型企业,定位为泛文娱科创社区。我们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着力提升周边环境品质、完善园区基础配套、促进高素质人才集聚、释放产业空间新活力。利用原有建筑物的特性,打造了网红摄影街区,是首家在产业园区内打造摄影基地的创意园。
园区将“街区文化”融入到商务空间,变成一个释放工作压力、刺激工作灵感的聚集地,也是最好玩的社群链接、人脉开拓的开放式空间,配套露天运动场、员工餐厅、会议室、亲子学堂、路演中心等,满足园区企业的生活需求。
广州市怡祥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德俊:
我今年31岁,在棠下村土生土长,见证了棠下街这么多年的变化。记得小时候周边都是一些加工厂,交通也不方便,科韵路还很窄,周边环境脏乱。1997年,棠下村通过“村改居”实行城市化转制后,步入了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富“快车道”。“十三五”规划推出后,棠下村积极探索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开始淘汰并推动改造低效产能的工厂、作坊等集体物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016年,我开始回到棠下工作,参与创意园的改造运营。我们通过对外立面整治、引进配套服务等园区微改造的方式,分批陆续改造旧厂房。经过多年努力,园区企业总产值从最初的7000多万元增至24亿元,通过加强园区的服务能力,改善园区办公环境,增设园区服务配套设施,提供“横向平台型、纵向产业链”的增值服务,园区租金水平增长率超过200%-300%,园区入驻企业超过150家。
广州骏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白领翁金妹:
现在很多企业选择入驻村里的创意园,这里租金相对低,且每一个创意园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如园林式、公园式等,不管哪一种模式,在这里办公都很享受。我于2013年入职骏伯科技,这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最初落户元岗的智汇PARK园区,随着企业新三板上市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场地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2019年公司搬到了棠下智汇PARK园区。这里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还能拥有一片宁静,可以调节情绪、释放压力。来源: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