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3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供应计划》)日前经市政府批准并发布实施。2023年,广州市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203公顷,比近五年年均计划量(2211公顷)增加45%、年均实际供应量(2796公顷)高15%。
为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今年的《供应计划》重点突出四个政策导向:
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要素 保障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用地
积极支撑“一区三城”科技创新轴及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带等重点区域和重大产业平台建设,着重安排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明珠湾起步区、白云新城等区域商服用地供应。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供应,着重安排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空港经济区等区域工业用地供应。
充分保障实体经济空间 精准引导产业用地供应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强化制造业用地保障,降低制造业用地成本,着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持续组织小面积工业用地供应,加大新型产业用地供给保障力度。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模式,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推行“标准地”供应,建立“标准地”控制指标体系。持续盘活工业园区“边角料”地块,鼓励对工业园区边角地、夹心地等分散低效的用地整合利用,与供应小面积工业用地有机结合,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 保障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全面落实一城一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合理确定住宅用地供应规模、时序和结构,重点引导住宅用地向中心城区、产业用地集中区域以及轨道交通沿线倾斜,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确保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重点功能片区、产业集聚区等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适合配建区域的配建比例,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优化空间布局。
强化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促进高水平建设绿美广州
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土地供应,统筹房地产开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有序、有机和有效更新。持续强化乡村振兴用地保障,积极支持各类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支持点状建设用地供应、留用地兑现落地与乡村振兴项目有机结合。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优先供应批而未供用地和闲置土地,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强化清洁能源、新型产业、轨道交通等绿色低碳型项目用地保障,积极落实绿色建筑建设要求,实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供应计划》着重对全年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充足的住宅用地供应量是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有力保障。广州市住宅用地供应量连续五年保持增长。2023年计划安排90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8%,高于2022年实际供应量,比近五年年均供应量增长41%。 广州市今年将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有关要求,全年分批次公布拟供商品住宅用地项目清单,科学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时序。同时,《供应计划》继续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多主体、多渠道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还将强化住宅用地高品质供给,优化土地供应环节对社区民生保障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在产业用地方面,《供应计划》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资源要素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聚焦,精准高效配置新增产业用地。安排各类产业用地104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33%,高于近五年年均供应量和2022年供应量。 其中商服用地19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6%,工矿仓储用地85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7%。继续安排多宗研发、商业商务、工业、交通枢纽等混合用地,推动土地综合开发和复合利用。继续推进弹性年期出让、新型产业用地等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精准保障成长性高、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用地需求。 广州坚持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城市能级提升。《供应计划》安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6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39%。九成以上位于花都、黄埔、南沙、从化、增城五个外围区,持续优化外围区域民生基础设施。 《广州市2023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向社会公布。宗地具体规划指标和出让条件以宗地出让公告为准。凡对计划供应的地块有使用意向的单位或个人,可就供应计划内地块提出咨询。(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附件)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众号
新闻推荐